本文作者:admin

宋伐(宋伐郑)

admin 2024-10-19 5 抢沙发

为什么拥有35万大军的北宋伐夏最终会失败?

别提进攻兴州,宋军在没有攻占灵州后,便退军南下了。就这样,宋神宗抱有厚望的对西夏战役,却因为下属统帅的不协调作战思想而彻底失败。终究是数名之将贪恋军功,导致整条战备链条的连锁崩盘,这是宋军的悲哀、也是宋朝的悲哀。

触犯北宋五路伐夏的原因是西夏内部发生混乱,《宋史.外国传.夏国》有李将军清者,本秦人,说秉常以河南地归宋,国母知之,遂诛清而夺秉常政。 当时有人传言,西夏惠宗被梁太后夺权,还有说是被杀的,其实是梁太后囚禁夏惠宗秉常,掌控了西夏的权柄,宋神宗决意趁机攻占西夏的灵州兴州,彻底摧毁西夏与北宋抗衡的实力。

综上,个人认为,五路伐夏的成功率不大,揪其原因,还是因为时机不成熟。

高遵裕作战准备不充分是五路伐夏失败的重要原因。宋军没有对灵州地形做足考察,高遵裕也在败北后承认军队 器械未备,师次授兵。同时高遵裕作为只会将领,嫉妒心强、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陷导致战争接连失败。

其就是后勤准备不足,这也是伐夏战争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,除了西线李宪率领的熙秦七军和吐蕃兵三万,获得大量窖藏粮食,暂时不受困于后勤粮草的不足,其他四路大军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败于粮草的枯竭。尽管战前宋朝上下做了大量准备,光是民夫就征调了超过20万从军。

宋伐(宋伐郑)

金宣宗伐宋是自取灭亡吗?

金宣宗伐宋是自取灭亡。嘉定十年(1217),由于成吉思汗“策金不能国”,授木华黎以经略汉地之权,继续攻金,而自己率主力发动了第一次西征。金人便“乘蒙古退师之后,肆冲突以示余勇”。于当年四月在西起大散关,东到淮河流域这一漫长的宋、金分界线上从多处对南宋展开了全面进攻。

金宣宗就是因为看不清局势,听信谗言,最终做出了讨伐宋朝这样自取灭亡的举动。金国内忧外患 完颜珣是金国特别昏庸无能的一个君王,他继位之后,做出了许多不利于金国持续发展的举措,甚至还把金国带领到了走向灭亡的道路上。

金宣宗南征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北方丢失的国土,希望可以在伐宋的时候拓展更多的国土。

金国灭亡的原因都是君主无能。自金章宗继位后,金国的实力便开始由盛转衰。金章宗在位后期,迷恋宠妃,任用外戚管理朝政。完颜永济在接过皇位后,虽铲除了外戚势力,但其自身昏庸且无治国之能。

宋伐(宋伐郑)

宋人伐木什么含义啊?

1、其中有人们熟知的“宋人伐木”、“苛政猛于虎”等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和言论,是我国第一本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圣迹殿内,迎面是清康熙皇帝手书“万世师表”石刻。

2、不过鉴于孔子的声望和遍布天下的弟子门人,各诸侯国的专权大夫虽然会反对孔子或者给孔子下绊子,但都与孔子保持了表面上的正常关系。可是桓魋却犯了一个错误:将与孔子的矛盾彻底公开化。为了打击孔子,桓魋甚至对孔子干出了“宋人伐木”这种小儿科式的迫害。

3、”这是一首描绘魏国伐木工人劳作并表达不满的民歌,“坎坎”是象声词,指伐木声。这样的象声词在《诗经》很多,另一首《伐木》里就有“伐木丁丁”“伐木许许”的词句。这也从侧面说明许多古诗跟劳动号子密不可分。

4、未堪家多难一句,与《访落》完全相同,但因后者作于周公摄政前,而此篇作于周公归政后,所以同一诗句含义便有差别。《访落》中此句是说国家处于多事之秋,政局因武王去世而动荡不安,自己(成王)年幼并缺少经验而难以控制;《小毖》中则是指已经发生并被平定的管叔、蔡叔、武庚之乱。

宋伐(宋伐郑)

5、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水浒故事的作品,是《大宋宣和遗事》(见《宣和遗事》),它或出于元人,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。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说书艺人的底本。它所记水浒故事梗概,从杨志卖刀杀人起,经智取生辰纲、宋江杀惜、九天玄女授天书,直到受招安平方腊止,顺序和现在的《水浒传》基本一致。

6、(50)效:功效;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。官:官职。(51)行(xìng):品行。比:比并。(52)而:通作“能”,能力。徵:取信。(53)宋荣子:一名宋钘,宋国人,战国时期的思想家。犹然:讥笑的样子。(54)举:全。劝:劝勉,努力。(55)非:责难,批评。沮(jǔ):沮丧。(56)内外: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。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5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